石川(蘇州)制鐵有限公司 劉亞松
陜西法士特集團汽車傳動有限責任公司 姜建柱
西安遠大鑄造材料技術有限公司
陜西遠大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解戈奇
摘要:本文以KT-5球化劑在生產中具體的質量控制數(shù)據(jù)為例,通過與某著名外資企業(yè)生產的Mg5RE2Ca2球化劑使用結果進行對比,配合遠大公司復合孕育劑的應用,突出說明新型KT系列球化劑具有:用量小、球化衰減慢、石墨球圓整、球化率高、石墨球細小、數(shù)量多等優(yōu)點。
Abstract: A work field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between KT-5 nodularizer produced by Yuanda Company and a Mg5RE2Ca2 nodularizer produced by well-known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 shows that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mpound inloculant also produced by Yuanda Company, KT-5 has a good performance in consumption, nodularization degeneration, graphite morphology, size and quantity etc.
關鍵詞:KT-5球化劑 球化率 對比試驗 優(yōu)點 Key Word: KT-5 nodularizer, Nodulatity,experimental comparison, merits
球墨鑄鐵的發(fā)明使鑄鐵材料的性能發(fā)生了質的飛躍,因其良好的機械性能以及鑄造性能,球墨鑄鐵被廣泛地應用在國民生產的各個領域。球化處理過程是球墨鑄鐵件生產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而球化劑的質量控制更是質量控制的核心,因此,研究和應用優(yōu)質的球化劑對生產合格的球墨鑄鐵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1.試制條件
1.1設備:
6T中頻感應電爐 / 4T中頻感應電爐, 1.5T球化處理包 澆注機
1.2熔煉工藝:
出鐵水量:1350±20kg 出鐵水溫度:1480-1510℃ 球化劑加入量:0.95-1.15%
澆注溫度:1360-1410℃ 球化衰退:16分鐘以內 共2次,隨流孕育處理
1.3 試制材料
注:J-3孕育劑爐前出鐵時隨鐵水流沖入包內,用量0.4-0.5%;:J-3孕育劑使用澆注機隨流加入,用量0.10-0.15% 。
2.試制過程
2.1試制內容要點
2.1.1 采用相同的熔煉工藝,使用不同生產廠家的球化劑進行球化處理,通過在線檢測,測定每包鐵水的球化率并對比;
2.1.2 在每包鐵水的澆注過程中,分時間段取TP試樣,通過檢測殘余Mg%分析不同球化劑的球化衰退速度;TP取樣的方法編號如下:
球化反應后球化包內取樣,編號Ⅰ 澆注開始第一箱取樣,編號Ⅱ
澆注4分后取樣,編號Ⅲ 澆注8分后取樣,編號Ⅳ
澆注12分后取樣,編號Ⅴ 澆注后16分鐘取樣,編號Ⅵ
2.1.3 每包澆注鑄件相同部位本體取樣,進行金相分析,對比石墨球大??;
2.2試制結果
2.2.1 在線球化合格率檢測結果
2.2.2 殘余鎂衰退試制對比
2.2.3澆注后不同時段因鎂衰退金相組織對比
結論:
1.西安遠大球化劑鎂的吸收率明顯好于日資球化劑,在每包球化劑加入量少一公斤情況下,球化率普遍高于對方5%。
2.單從隨線快速判定試樣的金相上來看西安遠大的球化劑的石墨個數(shù)比南京寧販球化劑的石墨個數(shù)明顯多
3.球化處理結束,8分鐘前殘余鎂與第一箱鑄件對比,基本無衰減,8-12分鐘后開始衰減,西安遠大球化劑衰減時間推后,部分爐次12分鐘后才鎂開始出現(xiàn)衰減。
2.2.4鑄件本體相同部位取樣,通過金相檢驗,測定視場內石墨球數(shù)對比
以上數(shù)據(jù)顯示: 使用KT-5球化劑球化處理,石墨球數(shù)明顯增加,石墨球細小圓整。
3.結論
3.1 使用新型KT-5球化劑進行球化處理,加入量少,石墨球圓,球化率高,球化率能夠穩(wěn)定在90%以上;
3.2使用新型KT-5球化劑進行球化處理,球化衰退速度慢;在殘余鎂含量0.03%左右時,球化良好,部分包次的開始球化衰退時間由8分鐘延遲到12分鐘。
3.3使用新型KT-5球化劑進行球化處理,獲得的鑄件石墨球徑更小,數(shù)量更多,與常規(guī)球化劑相對比,石墨球數(shù)增加10%以上。
參考文獻:
【1】童軍、章舟、連諱編著《鑄鐵感應電爐熔煉劑應用實例》
【2】曲衛(wèi)濤 主編《鑄造工藝學》 西北工業(yè)大學出版社
【3】陳永成 鑄態(tài)球墨鑄鐵生產技術 鑄造工程師2011(8)
【4】黎占峰 李喜紅 用廢鋼生產球墨鑄鐵新技術的工藝研究 中國鑄造裝備與技術2014(3)
|